新闻链接:http://news.e23.cn/content/2014-05-06/2014050600235.html
5月5日上午,记者来到best365网页版登录长清校区,在一间小办公室里,看到了这位在校被同学称作“发明大王”的男孩田丽欣,高个子,健壮的身材,憨厚朴实的样貌俨然和名字不符,说起女孩名的时候,田丽欣傻傻的笑着没有说话,显然对这事已经习以为常,但说起在校期间搞科研,申请专利,成立公司的事时,田丽欣的兴趣就上来了,滔滔不绝地说起他的在校创业故事。
回顾我的创业之路 最大难题在于技术方案的认可
“可能别人觉得创业最大的难题在于资金不足,但对我来说,个人觉得在创业过程中最大的难题是技术方案能否得到权威部门的认可,这是最难的,也是创业过程中最重要的。”田丽欣告诉记者,“我一心就想创业,可以尝试着让自己所想的成为现实,我喜欢汽车,所以我的所有研究发明都与汽车有关,没创业前我做过很多工作,从心里就会觉得很有局限性,而且和自己所喜欢的联系不大,创业可以为自己提供更大的舞台,不管怎么难,我都没想过放弃。”
据记者了解,田丽欣最初创业是在2010年高考结束,因为是农民家庭出身,所以首次的创业点放在了农业方面,想着为家乡做点贡献,就尝试写了万字的关于农业、旅游业发展建议,只身去了北京,将“万言书”递到了央视和中国农业大学,但最后却以失败告终。后来上了大学,他一边学习,一边研究搞发明,为自己的创业之路慢慢的做积累,2013年4月底,因参加“挑战杯”比赛获奖,以及济南市创业政策的逐渐完善,田丽欣真正的开始了他的创业之路,并于2013年7月18日注册公司,当上了董事长。短短3年的时间里做了20项专利,有9项申请到了实用新型专利,其中一些项目还与相关公司有了合作意向。
田丽欣告诉记者,“创业,最大的问题是技术方案的认可,想要得到权威认可,不是很简单的事情,比如我们做汽车节能减排项目,我们首先要做出自己的一套方案,其次是实验,这个实验是重点环节,也决定着你的方案是否有价值。我们需要不断反复地尝试,根据问题进行修正,反反复复,由浅入深的进行实验,实验成功后,才可以投产,找公司合作。”
公司将立共青团组织机构 给在校学生提供实训机会
谈到注册不到一年的济南帝伯机械科技有限公司,田丽欣更是自豪地告诉记者,“公司现在已经有50多位员工,其中3位是博士,还有一些教授,学校老师,以及不同专业的在校学生组成,我做的一些方案,很多时候都是学校博士老师帮忙进行实验,一些小的问题都是学生帮忙解决,这种共同合作的感觉挺好。”
另外,田丽欣还告诉记者,要公司成立一个共青团组织机构。被记者问及原因时,田丽欣说,“成立共青团组织机构,目的是为在公司帮忙的学生以及喜欢来我这的学生提供一个学习实战的机会,任何专业的学生都可以来这里,对于一些研究上的问题,可以分配给不同专业的学生去帮忙解决,通过老师带学生,学生带学生的方式,将他们所学的书本的知识用到实际操作上,这也是种锻炼。”
“而且,学生来帮忙,我们会成立帝伯奖学金,根据学生在公司的表现进行奖赏鼓励。”
面对未来一个目标 在节能减排领域做最强的技术
说起目前从事的工作研究时,田丽欣告诉记者,“发动机排量连续可变技术是他目前正在做的一个项目,就是说汽车可以根据动力需求调节排量,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排量,比如汽车的高速行驶可增加排量,减速行驶,遇到红灯可降低排量,通过这样的排量调节来达到节能的目的。再早之前和潍柴进行过这方面合作交谈,因为一些问题,当时没有谈妥。不过现在我们通过初步实验,已经证明该技术确实可以实现节能。”
在被记者问及对于创业之路未来发展有什么目标时,田丽欣同学告诉记者,“面对创业之路的未来发展就一个目标,在节能减排方面希望做到最强,在领域拥有最强的技术。”